“五一”小长假唤醒广东文旅市场

2020-05-11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原创稿    

游客体验广州百万葵园高空娱乐项目。 百万葵园供图

游客在深圳市锦绣中华·民俗村游玩。 韦旋 摄

  人民网广州5月6日电(王星、申阳洋)漫步永庆坊体验老广文化,走近小鸟天堂一睹自然奇观、踏足八乡山大峡谷感受凉凉夏日……“五一”假期,广东各地通过定制特色旅游产品、创新文旅模式、加大消费扶持力度等措施,带动文旅市场明显回暖。

  城市休闲正逐渐复苏

  “住海边酒店、逛沙滩吹海风、到海鲜街吃海鲜,这个假期太惬意了。”5月1日,深圳盐田大梅沙海滨公园,在闭园半年后,终于开门迎客。家住深圳福田的市民朱先生一家,趁着假期专程驱车到此,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以家庭自驾游、本地乡村休闲游、周边游和亲子游为主,总体呈现出“城市休闲复苏,周边旅游活跃”的市场特征。

  “‘五一’假日广州共接待乡村游游客249.14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量的47.22%,比2019年全年乡村游占游客比重约四成的比重还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陈永亮介绍。

  据悉,为了这五天假期,广东各地早早就开始准备,纷纷推出特色旅游活动及旅游线路。

  4月30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启动快乐乡村游活动,并发布8条广州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在“五一”假期中前往参观游览。

  深圳市锦绣中华·民俗村举办“民俗游园会”主题系列活动,安排了蹴鞠、木射等传统娱乐项目,为在都市中生活的市民,提供了别样的旅游体验。

  随着气温上升,“五一”期间也有不少游客选择来到清远古龙峡漂流景区,在全长6063米的漂流河道中,开展运动养生、健康旅游。

  与此同时,地处西樵山南麓的佛山渔耕粤韵文化园,也凭借着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在这个假期迎来一波游客高峰。“在家闷了几个月,我们早早就选好了地方,趁假期来划划船、采采桑果,全家都很开心。”游客陈先生表示。

  数据显示,广东省426家A级旅游景区开放309家,占A级景区总量的72.5%。“五一”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86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3.6亿元。

  “云游”成追捧热点

  受疫情影响,“五一”期间广东省部分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实施有限度对公众开放,各地结合实际,推出形式多样的线上文旅活动。

  4月11日起,广东省星级饭店、旅游民宿、旅行社等企业联合开展为期三周的“疫去春来 粤游粤精彩”网上直播活动,对各文旅企业的拳头展品进行推广展示,首场直播便吸引观众超过10万人次。

  “五一”期间,人民网广东频道独家策划的“云上看湾区”活动,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五天内为广大网友带来港珠澳大桥、广州塔、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观光层、深圳龙岗大运中心、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横琴码头、肇庆七星岩、江门小鸟天堂、梅州五华益塘水库、梅州丰顺八乡山大峡谷等景点直播,吸引超过300万人次关注。

  “云上旅游给我带来了旅游的新体验。”深圳市民陈柳表示,这个假期,她通过“云上看湾区”,足不出户就“云游”了港珠澳大桥,在肇庆七星岩进行了“云打卡”,给江门小鸟天堂的小鸟们,进行了“云投喂”。“有些景观可是线下旅游接触不到的内容,非常棒。”

  除了云端旅游,“五一”期间,广东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还持续推出线上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新媒体平台吸引公众关注,丰富居民假日文化生活。

  5月2日,广州艺术博物院一场“走进神秘的书画装裱世界”直播吸引40万人观看;5月3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面向儿童观众,进行了一场二十分钟的直播,获得5.7万人次关注;东莞市鸦片战争博物馆开设的线上虚拟博物馆,为游客带来展览、文物遗址的全景漫游体验。

  “演唱时多看镜头”“演员唱完记得回到互动区,与粉丝互动”……5月1日晚,广东粤剧院的粤剧名家们,为戏迷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演唱会。90分钟的演出,在线观众超过270万人次。

  “虽然现在暂时还不能举行线下演出活动,但我们通过一系列线上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接下来会把线上直播活动常态化,让大家通过电脑、手机也能观看粤剧演出,也能和演员及时互动。

  消费券刺激市场回暖

  5月3日,家住江门的林先生驱车来到佛山顺德,打算为新居添置家具。他在节前早早就抢购优惠券,准备在这个“五一”假期将心仪的家具买回家中。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促进市场回暖。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广东,各地发放消费券的措施也格外积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佛山、中山、清远、东莞、珠海、江门等地市已累计发放消费券价值10.56亿元。

  “五一”前夕,广州市推出“暖爱广州·千滋百味”主题活动,面向市民发放1500万元线上优惠券和130万份低于5折的美食套餐。

  在深圳,3月底以来,罗湖、福田、宝安、龙岗等各区,相继面向全市发放价值4亿元的消费券,拿出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潜力。

  根据微信支付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券发放以来,广东省旅游行业商家交易总额提升7.9倍,服饰美业提升8倍。消费券对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正在显现。

  罗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4月1日至5月4日,罗湖发放了10批次消费券,累计核销金额1982万元,直接拉动消费19819.9万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约为10倍。

  佛山也同样尝到“甜头”。佛山市发改局表示,经市场抽样调查和数据测算,该市发布的1亿元消费券,拉动消费超过6亿元。

  在珠海,随着亿元消费券的发放,也给各大商圈带来了久违的热闹景象。

  “‘五一’小长假首日是疫情发生以来销售额最高的一天。”珠海市茂业百货店长助理张利霞介绍,“五一”当天,珠海茂业销售额达到去年同期的55%。“预计‘五一’期间销售额能够达到去年同期的90%左右。客流同比达到去年的80%。”

  “地方政府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通过微信等渠道发放消费券,可以推动消费增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消费券通过为消费者补贴的方式,请大家走出家门,去到热点地区消费,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定向精准扶持,从而带动旅游、购物及产业的全面复苏。 

(责编:陈育柱、李语)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