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防疫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从“非常”逐步“正常”

2020-02-25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在粤北省界联合检疫站,防控队员冒雨检查。(来源:广东交通发布)

  截至2月24日,广东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8天为个位数,疫情发展得到有效遏制。同日9时,广东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过去1个月战“疫”的每个时点,广东全省从城市、镇街到村落,一整套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转,为战“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严加检疫 严把病毒“输入”关口

  “广东各地不会‘封城’,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在一些地方设置检疫防疫站点,请社会各界理解和配合。”1月27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副省长张广军说。

  平常状态下,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广东这个经济发达省份的肌肉力量。但当疫情来袭,如无有效措施,病毒将肆无忌惮地通过交通网加速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1月25日起,广东交通部门主动联合公安、卫生部门,在省界、车站、码头、服务区、机场等重要交通场所设置检疫站超过3000个,对人、车、动物全面开展检疫查控。

  检查中,工作人员对来往人员、司乘人员实施体温全面筛查,并重点对来自疫情发生地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建卡登记健康信息和联系方式。检查途中,一旦发现有发烧等症状者,劝阻其继续乘车,同时立即通知当地卫健部门协同处理。

  为快速实现“逢车必查、不漏一车”,广东交通部门还制作推广规范流程图——“停车、提醒、测温、询问、登记、复检”六步检疫工作,30秒内就可以完成。

工作人员通过“入粤登记”服务查看车辆信息。(来源:广东交通发布)

  “互联网+”的时代,疫情防控工作少不了高科技。2月3日,广东推出“入粤登记”服务产品,入驻“粤省事”小程序,将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相结合,实现一键登记信息。在三天之内,“入粤登记”就累计登记车辆48.7万车次、人员达143.8万人次。

  进入防疫“下半程”,如何在正常运输通行和科学防疫之间取得平衡?2月20日,广东各地率先出台撤除部分检疫检查站点的工作方案。深圳更是推出部分防疫检查点“绿码”车辆免检通行的措施。各地根据疫情防治的实际情况,“因地施策”做好应急状态与正常状态的衔接,获得不少市民的“点赞”。

  “多筹快放” 应急物资高效支援一线

  疫情防控阻击战,治疗是前线,物资保障是大后方。广东省一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警报拉响后,广东各地应急主管部门为“两站一场一港口”、检疫站点、医疗站点、防疫安置点等重点区域提供帐篷、棉大衣、棉被、折叠床等应急物资支持。

  在战“疫”前线,医护人员急需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为解决前线燃眉之急,1月26日起,广东畅通线上线下多种捐赠渠道,发动各界社会力量直接向有需要的医院和机构捐赠款物,也可通过慈善会、红十字会或其他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捐款捐物。

  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12日14时,广州市慈善会累计直接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社会捐赠款物8175.39万元;理事会成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直接向湖北等地方累计捐赠款物超过4.3亿元。

  疫情期间,为保障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广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借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同时,发动社会组织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广州市有195家行业协会商会呼吁暂停人员集中性活动,支持鼓励会员企业加急生产,调集物资,保障供应,坚决杜绝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启动线上“绿色通道”,确保防疫物资快速通关。(来源:广州海关)

  为保障应急物资快速到达前线,广东省从快从简保障疫情防控物资。1月24日起,广东省海关全面启动绿色通道,实行“7×24小时”通关制度。对专门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等,做到即到即提,确保通关“零延时”。

  1月30日,6万余件疫情防控物资刚从澳门机场转运至横琴口岸,在场海关工作人员迅速上前核验资料,不到5分钟,这批物资顺利通关。

  在深圳海关下属深圳湾海关,平均每批疫情防控物资通关时间同样不出5分钟。应急物资的转运效率,在一个个“5分钟”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公开透明 确保防疫信息广泛传播

  “亲爱的朋友:如已莅临羊城,首先祝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广州市具备华南顶级的医疗技术能力,但基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为了保护公众和您的健康,请您做到以下几点……”

   1月22日,一封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发布的《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刷屏”了许多人的朋友圈。

   纵观全国,广东是最早采用“公开信”手段,在防疫期间开展公共卫生传播的省份之一。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发布的《向从湖北返(抵)粤的朋友发出的公开信》、广东省扶贫开发办《致全省扶贫干部的倡议书》、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致在穗外籍人士的一封公开信》……战“疫”期间,由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一封封公开信,将卫生防疫关键信息,通过网络和线下渠道向公众传达。

  与此同时,广东省开启最新信息每日通报机制,由省、地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线上发布每日疫情信息。

1月21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首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陈文夏 摄

  1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崔朝阳在会上宣布:“接下来,每天下午4点将举行有关疫情防控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现场掌声雷动。

  截至2月23日,广东已经举办29场发布会,主题涵盖卫健、教育、工信、市场监管等,现场不乏钟南山、侯金林等“专家大咖”。通过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广东战“疫”的最新动态、最新政策及时向社会触达,为各方全力开展工作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

  为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广东还全面启用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管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揭阳、佛山、汕头、惠州、潮州等10个地市、3417个行政村,通过大喇叭将“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等疫情防控宣传语精准送进乡村。

  眼下,广东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防疫和复工“两手抓”阶段。科研人才激励、“暖企”复工复产、分区分级防控……一套完整的应急行政管理体系仍在高速运作当中。期待广东继续在“非常状态”与“正常状态”之间稳步衔接过渡,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 

 
(责编:陈育柱、胡苇杭)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