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集聚政策措施合力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2020-02-09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原创稿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用工需求?怎样有效做好复工疫情防控?能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随着广东企业复工在即,这些问题为不少经营者与员工关注。

  2月6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稳定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复工复产20条”),提出5方面共20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2月7日,广东省政府举行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对“复工复产20条”进行解读,并介绍广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情况。

  减税减租降利率 缓解企业支出压力

  “ ‘复工复产20条’从突出主动服务、精准支持,聚焦当前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现实困难、关键环节,从保障用工、减轻负担、优化服务等方面集聚政策合力,涵盖多个方面。”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葛长伟在发布会上,对“复工复产20条”做了进一步说明。

  对不少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受疫情影响停工,营收减少入不敷出,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生存,是摆在第一位的问题。

  对此,广东出台减轻社会保险负担、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3项措施。特别是针对企业短期内营收锐减、资金短缺,难以覆盖用工刚性支出的矛盾,广东允许企业延期缴纳“五险一金”;对职工因疫情接受治疗或被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企业所支付的工资待遇,按照一定比例对企业进行补贴。

  同时,为进一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租金负担重、合同履约风险高等问题,广东明确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民营承租企业免收第一个月租金,减半收取第二、三个月租金;明确相关国有企业在货款回收、原材料供应、项目发包、合同履约等方面,加大对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支持。

  此外,广东金融部门还降低业务利率和收费标准,调整受疫情影响企业还款方式和延长还款期限,发挥服务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

  广东省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晓军介绍,商业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对企业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4%至3.2%之间,加上中央财政或省财政再提供的50%贴息,企业实际融资利率一期可能是在1.6%左右。

  “‘复工复产20条’是阶段性政策举措,暂定3个月,从2月6日开始执行。” 葛长伟表示在这期间,中央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广东遵照执行;各地级以上市和省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加大惠企扶企力度。

  增加财政支持 给企业流动性支持

  在“复工复产20条”中,特别提出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为此,广东出台加强金融纾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担保融资和租赁融资、优化企业小额贷款服务、优化企业征信管理等5项政策措施。

  该部分措施主要针对因疫情打乱企业生产计划,导致短期现金流断档、增信不足等问题,帮助企业获得流动性支持、降低财务成本。针对当前重点防疫物资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广东专门明确了加大对相关企业扩大口罩机、防护服贴条机、负压救护车等重点急需设备及关键、紧缺零部件生产的资金支持。

  在1月底,广东就已印发文件,通过金融服务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进行支持。

  1月30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一行两局”印发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和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保障基础金融服务、加大对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和帮助企业纾困、做好特殊时期网点日常管理和关怀员工身体健康等要求。同时,该局将广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名单提供给了金融机构,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月6日,各金融机构已对接其中的323家,新发放贷款46户、金额8.41亿元。

  何晓军透露,此前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已经要求金融机构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给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和减免利息支持等。部分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可以按照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这次疫情,餐饮零售企业受影响比较大。” 何晓军介绍,广东省金融监管局要求各级政府性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不要让企业提供反担保。同时要求担保费率下降1%,即相当于政府对担保进行补贴。此外,广东省金融监管局还对银行内部的风控模型进行调整,帮助广东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受影响严重的零售、流通,餐饮等行业企业从中获得支持。

  此外,广东还将统筹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在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上贷款的企业提供贴息和风险补偿的服务,鼓励各个市县拿出专项资金对陷入困难的中小企业进行贴息和风险补偿,帮助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加大服务力度 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疫情当前,员工返程难,防疫难,成为不少企业复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此,广东“复工复产20条”提出,出台加强防疫指引、落实复工条件、统筹做好防护、拓宽招工渠道等4项政策措施保障复产用工。措施明确要求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完成复工复产准备工作,一企一策帮助协调解决职工返岗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返岗、以及口罩等防控物资购置等现实问题。 “对不具备自行设置集中隔离点的中小企业,明确由当地政府集中安排。”葛长伟说。

  按惯例,春节期间往往迎来员工“离职潮”,节后则迎来企业招工旺季。在疫情防控期间,返粤人员数量必然受到影响,如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成为广东省另一关注焦点。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透露,广东正从加强市级用工调剂、强化省内资源开发、深化省际协作三个层面多方统筹调剂,不断加大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力度,为企业复产提供有效劳动力供给。

  同时,广东现场招聘和劳务对接活动已转为线上网络招聘活动,各地市已收集储备大量岗位信息,制定和发布网络招聘服务指引和操作指南,保障就业服务“全天候”“不打烊”。

  从2月1日到3月31日,广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安排专场网络招聘活动360多场次。目前,广东已收集储备招聘岗位28万多个,开展网络招聘活动近80场,参与企业5027家,发布岗位信息21万条,点击量32.6万,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近2.1万人。

  此外,广东还依托“数字政府”,实行“不见面”办理,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项目特事特办。发展改革部门将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对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通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网上备案,企业需要备案证明文件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打印或由备案单位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

  “我们将建立疫情防控相关领域项目特事特办机制。” 葛长伟表示,发展改革部门为与当前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强化并联审批,压减审批时限。对同一部门、同一阶段办理的事项,实行同时受理、同步办理、联合审批、一文出具。 

(责编:胡苇杭、陈育柱)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