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不能总是监管空白

2019-08-1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 郭文斌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加上80后、90后进入生育高峰,母婴护理服务需求日益旺盛,花高价去月子会所坐月子已经成为很多母亲的选择。金羊网记者在东莞、深圳、珠海采访发现,“月子中心”收费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部分地区甚至供不应求。然而,作为新兴的行业,“月子中心”的资质、服务质量和收费均无标准,监管也尚属空白。

(据8月18日金羊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月子中心”市场份额超过30亿元,全国范围成规模的“月子中心”有700多家,但“月子中心”收费却是参差不齐,有的是“天价”,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屡见不鲜,可“月子中心”却始终处于监管空白。

在放开“二孩”之后,“月子中心”的市场需求量更大,虽然“月子中心”还只是一个新兴行业,但由于监管一直处于空白,以致于也出现诸多问题。比如,上海就曾爆出天价月子会所里,14名母婴交叉感染红眼病的新闻。西安月子中心也出现过产妇在“月子餐”里吃出米虫的事件。可以说,近年来,“月子中心”就是处于边缘化状态,只因为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才没有引起该有的关注,没有得到该有的监管。

建“月子中心”似乎很容易,因为市场需求量大不愁没有生意。可据了解,目前母婴保健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专门的经营范围、行业类别表述及注释,所以被归类于居民服务中的“家庭服务”,还未对“月子中心”的开办设置专业准入门槛。目前“月子中心”和普通商业机构一样,只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后即可营业。既不需要相关卫生资质,从业者也不需要相关资格证书。“月子中心”没有主管部门,和许多问题一样,属于“多头管理”,营业登记归工商部门监管,其食堂餐饮部分又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而食堂之外的环境场所卫生则是由卫生部门监管,所以“月子中心”至少有3个“婆婆”。加上一些规模不大的“月子中心”设立在居民楼里,隐蔽性很强,这就加大了监管的难度。自然,也没有行业标准。据了解,在深圳,除了民营医疗机构开设的“月子中心”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外,其他类型的护理人员多为非专业的,多为月嫂,有的甚至是保姆,不懂医学护理知识,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管理好“月子中心”,这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另一方面需要制定行业标准。内容应包括母婴保健服务必备条件、房屋设施设备、服务质量、卫生、安全、人员等多个方面。还需建立母婴保健从业人员的认证资质,让从业人员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并取得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一言蔽之,“月子中心”不能总是监管空白,唯有监管有力,“月子中心”才有美好的未来。 《中国质量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