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孝树
很难想象曾经闻名天下的东佳书院竟然藏在德安县爱民乡岩泉村岩前桂家古村之中,这座创办于唐龙纪年(公元889年)的东佳书院,最为鼎盛时期,从这所书院走出了18位朝官(其中有3人担任过宰相)、29个地方官、55位进士,陈氏“八英九才子”“同榜三进士”已成为永不消失的美谈。
据宗亲桂训豪介绍东佳书院坐落在群峦逶迤,沧浪起伏,泉流浩涌,飞瀑千丈的东佳山下桂家村,起源于唐朝,扬名于五代,兴盛于北宋,延续至明、清光绪间。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读书治学的好地方。曾被著名教育学家、南康军守朱熹誉为“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体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
东佳书院鼎盛时期,有四百多个学生、庑房(即教室)30多间,开始只招收本族子弟,后对外开放,是中国书院史上最早拥有学田、订有教规、聚徒讲学的私办书院。史料记载学院最初是由陈姓人士创建,据实地了解宗亲桂训豪讲,明朝年间桂家村一位富甲一方的财主桂东佳曾投入巨额资金对书院进行大肆兴建和扩张,整个书院建得幽雅别致,亭台楼阁,耸延四方,栋宇连云,旌旗映日。有书楼、堂庑数十间,且藏书有数千卷之多。除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书籍,桂东佳还拿出附近二十顷田地作为书院的固定收入学田,从而保证书院聚徒、聘教、购书、藏书等正常开展。
当时的书院入道口,立一门闾,全然竹构。约行里许,有石阍突出院墙。入院,院阁九幢、约三十间。其中,两幢傍西岭,三幢依南麓,四幢临东山。集贤院是主建筑,院内“堂庑数十间,冠垛丛立,甍榭参差”。此外,还有礼圣殿、衮公亭、师寓、讲堂、试堂、书楼、赏莲亭、寄咏舒、望云庵等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对如此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建筑群,北宋学者钱若水赋诗赞道:“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朱实垂庭红橘熟,清香袭座药畦春”。那时书院早已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所藏书、帖“号天下第一”。成为宋初江南著名书院,博得宋太宗赐御书三十三卷和亲题“真良家”的封号。并出现“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之说。
东佳书院坐落在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桂家村,本无车马之喧,无俗尘之染。但因声名远播、山水佳秀、藏书丰富,从而吸引历代名人如欧阳修、苏东坡、杨亿、黄庭坚、陈尧叟、晏殊、岳飞、吕端、钱若水、等文人墨客前来求知、讲学或游览,并在此留下三百余首宝贵诗篇。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这里讲过学,并留下“曾至东佳书院来,紫岩洞口荔枝阶。……八方亭外五株桂,岁岁秋风一度开。”的感慨。宋太宗宰相夏竦、宋神宗枢密副使王韶等政要名家,年幼时皆就学于东佳书院。理学家朱熹来此讲过学,并题有“唐宗令名久著,义门孝德流芳”。被后人誉为“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在书院题诗:“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北宋翰林院学士杨亿有感于皇帝赠书数千轴,撰写了《御书楼记》。不仅文人墨客来,朝廷命官也蜂至沓来,史载12位宰相到过东佳书院,其中有寇准、陈尧叟、文彦博、吕蒙正、晏殊、李昉、宋琪。当时,有副对联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盛况:“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而这里所说的迎官厅就是桂家老祠堂外的迎官厅,主要是接待来访官员休息场所。中嘉靖已末(1559年)从书院走出的桂家村进士桂枝杨,官吏部主事,回村之后主修了桂氏家谱,对桂佳村的来源变迁进行详细记载。义门陈氏子孙从东佳书院走出的官至太常、尚书、节度使等各官宦则更多。
为什么东佳书院能培育出那么多的名人志士,据说是与书院后面东佳山的屏岩之下东佳泉有关,东佳泉有二窍,一曰智窍,一曰慧窍,常饮此泉水能让人聪明。有时泉水奔流声闻数里,有时涓涓滴滴声如仙乐,文人墨客经常来到此地对景泼墨,呤诗作画。从而有了“东佳屏壁东佳泉,东佳书院育英贤”之说。
关于东佳书院的历史,在桂家人中也代代相传。听到许多桂家祖辈说过,东佳书院的规模很大,依着东佳山而建。不仅面积大,而且东佳书院也很高,高达九层。只可惜当年辉煌极致的书院早已不见踪影,现今东佳书院的遗址中,还保存着两个高约4米的石柱,上面还刻有“东佳左峙形胜一方甲第,源泉右绕泽流百代人家”这幅对联,似乎也是对东佳书院昔日风景的一种印证。
当宗亲带我去看两根折断的石柱,用清水清洗之后上面刻字依然可见,宗亲还给我拿出他保存多年的东佳书院的砖瓦。并告诉我岩泉桂村村北头几块菜地里,还经常能见到一些残砖破瓦,那里就是当年东佳书院的遗址。只是时光已逝,斯人已去,东佳书院当年的繁华已经落幕,这大概就是岁月的沧桑吧。
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东佳书院先后易名为义门书院、河东书院、敷阳书院、德安县高等小学堂,最终湮没于岁月的长河中。但是其厚重的教育、人文历史却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独特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愈益凸显,被现代学者认为是我国具有教学功能书院初步规范化的标本,获得了“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美誉。在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她仍然是一朵闪光的浪花,也是桂家村人赖以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