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慧
从规划到落地,再从落地到实现,通常都会耗费很长时间。而一些听上去很美的规划,想要真正落到实处产生效果,可能需要走的路更长。
如今,曾经以“电子城”闻名的中关村大街,正在谋求转型升级为“街”。日前,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正式发布《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根据此规划,民众熟知的鼎好、海龙等中关村电子卖场,将整体转向以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写字楼。而可能保留下的一些,可能会变为规范的品牌体验店,让消费者在线下体验正牌的产品。
如果说,这份规划是10年前就确定下来的话,或许,中关村大街由“电子卖场”转型“创业街”会相对容易或快速,而站在10年后的今天,中关村大街要想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舞台或平台,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
转型升级:创新核心区的中关村大街势在必行?
站在规划的角度来看,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发布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其实可以算是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或子集。
而北京的城市发展规划则需要服从于更高层面的发展规划,也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5年4月30日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其一重要核心就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因此,站在此维度审视《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中关村大街对曾经的“电子卖场”业态予以转移或升级,则是应有之意。
而站在“电子卖场”业态来看,如果说,十多年前,“电子卖场”模式还是电脑、数码相机、等IT设备或产品交易的重要形式,那么,在IT产品升级以及电子商务的双重冲击下,这种线下交易模式已经极度萎缩。
曾几何时,中关村大街上的海龙电子城、中关村e世界中的各类3C产品电子卖场或摊位,实际上主要靠“信息不对称”以及“连哄带骗”的方式做生意或买卖。而在全面普及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之下,3C产品用户的购买习惯以及比价能力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电子卖场”模式的本身已经早已难以为继。
由此可见,不论从宏观政策导向,还是微观商业业态,曾经的“电子卖场”模式已经不符合首都北京的定位,也更不符合中关村的创新定位。
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重政策的驱动下,曾经作为互联网和科技创新领头羊的中关村或中关村大街,势必需引领此趋势。
与此同时,在中关村大街所处的区域范围,不仅有北大、清华、人大等各类高校林立,还分布有中科院十多个研究院所,可谓是各类科技人才或创新人才的聚集之地,这种先天优势确实是其他区域所无法比拟的。
从“电子城”到“创业街”,中关村大街还差几步?
按照《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中关村大街将构建“5+6”的功能布局结构。“5”即划分为五个特色职能区段,“6”即选取六个节点地区。
至2017年底,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科技、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2020年底,中关村大街及周边地区将持续产生具有中关村原始创新、技术服务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优势的创客群体和企业集群。
从规划布局和功能区设置来看,《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本身并无不妥。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中关村大街要想成为“创业街”并非易事。
首先,从租金成本来看,中关村大街所处区域是不仅是海淀的核心,也是北京科技创新核心区,这个核心区本身又在四环以内,辖区内的写字楼的租金已经非常昂贵。曾经起步于此的百度、京东、新浪等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已相继或正在搬离此地,另觅办公场地或新建办公区域。
如果说,类似百度、新浪等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都已觉得此区域租金过高,那么,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应该更加租不起。
其次,从创业本身来看,“互联网+”下的各类创业,包括产品的研发或开发,本身并非只能在核心地区或地段才能诞生,从需求的碰撞或创意的闪现,借助一些互联网工具就可以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到一起,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说,“互联网+”本身就是反常态的,并不是核心区就能产生好创意或好模式。
反观现在很多已有名气的互联网企业,虽然都已搬入“高大上”的写字楼,但实际上,它们在创业初期,很多都是从郊外或民宅起步的。
因此,虽然《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希望将中关村大街打造成“创业街”,但实际上最终只能成为各类互联网巨头企业“秀肌肉”的形象办公地点,并不可能真正孕育出所谓的创新模式或产品。
除非在配套政策中,对于中小微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办公有特殊帮扶政策或租金减免政策,否则,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大街上,作为创业者的你,如果看到此规划就头脑发热想要在此起步创业,那不是酒喝多了,就是美梦未醒。
当然,带着你的创意或想法,在这里找志同道合的人喝杯咖啡、相互碰撞下还是可以的。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首发idonew专栏,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